西瓜资讯

上汽集团与华为终端官宣深度合作

2025-04-07

2025年开年以来,中国车市上大事频发。

面对不断内卷的竞争环境,车企正通过跨界合作、技术联盟和数据共享等方式加速转型。尤其是巨头之间的重大合作与技术突破,让这场关乎电动化与智能化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在这其中,上汽集团与华为的牵手,无疑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历史性时刻。

今年2月,中国汽车巨头上汽集团与科技领域的顶流企业华为终端官宣深度合作,双方表示将整合优势资源,共同打造全新新能源智能汽车品牌及产品。

彼时,官方发文表示,双方将在产品定义、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销售服务等领域展开战略合作,打造全新新能源智能汽车。这意味着,上汽与华为终端的合作造车不仅仅是造车这么简单,而是实现从最初产品定义到下游销售服务的“一条龙式”合作。

显然,对于上汽集团而言,身处转型关键期的它亟需一股动力推动自身的发展;而对于华为终端来说,“华为朋友圈”的扩充使其在“全民智驾”的大趋势中获得更多机遇。因此,双方这一动作被业内视为中国汽车产业从单兵作战转向生态共创的关键信号。

与此同时,在智能电动汽车竞争白热化的当下,两家巨头的联手不仅关乎自身战略突围,更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迈入新阶段,乃至预示着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将迎来深刻变革。

01“全产业链航母”与“技术新贵”的互补逻辑

从合作框架看,双方资源整合的路径非常清晰。

上汽集团以“造车底蕴”与产业链优势托底,华为则以战略布局、技术创新以及用户思维破局为凭,二者试图在智能汽车领域探索一条“制造+科技”的融合范式。

首先是上汽集团。

拥有70年积累的工业化根基是上汽集团面向未来的底气。作为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的的“黄埔军校”,上汽集团旗下华域汽车、延锋集团等零部件企业已具备定义全球标准的能力,覆盖从三电系统到智能座舱的全产业链条。这种“从钢板到整车”的能力,将帮助华为快速切入汽车制造领域,并精准定位细分市场。

另外,无论是回望巅峰年销量超700万辆,还是当前累计用户突破1亿,这种汽车工业史上名列前茅的成就和其背后体现出来的规模化优势,无疑为华为的技术落地提供了稳定载体。

而作为一家上海的本土企业,开放基因也是它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从1984年首家合资公司成立,到如今与阿里、宁德时代等企业的多元合作,上汽始终践行着“美美与共”的合作哲学,在历年的合作中扮演着产业枢纽的角色。未来,上汽也将继续扮演这一角色。

值得一提的是,上汽已抽调年轻化、专业化的精锐团队投入合作项目,这支既懂传统造车、又具互联网思维的队伍,将成为打通汽车工业与ICT技术的关键纽带。

作为合作的另一方,集中在技术上的破壁能力是华为的攻坚砝码。

最新文章

国内首架太阳能氢能无人机成功首飞

科技

 

阅读19643

三星上周宣布与谷歌云扩大合作

科技

 

阅读19442

问界M8有望复制M9成功经验?

汽车

 

阅读14510

小鹏汽车在香港地区发布新款小鹏X9车型

汽车

 

阅读17567

各领域机器人同台竞技

智能

 

阅读12377

晋ICP备2024051176号-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