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资讯

部分头部企业已经率先实践人形机器人进工厂

2025-04-07

2025年,人形机器人已经基本度过了技术研发期,开始向商业落地早期迈进。产业也将在商业落地早期,完成技术的成熟化和规划化降本。

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化路径,或许是进厂、进店、进户的路径,每一步都离普通消费者越来越近,也就意味着技术越成熟、成本越来越低,规模越来越大。目前人形机器人已经能初步应用于教育、医疗、工业等行业,但目前来看,人形机器人的核心价值依然在工厂,特别是汽车、3C等高价值工厂,这对机器人的运控、位控、灵巧手、任务理解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国内外主要厂商积极布局,已涌现出一批以特斯拉、优必选为代表的主机厂,在视觉识别、语言模型、电驱伺服等多项软硬件技术上取得突破。随着AI通用大模型的进步,人形机器人技术路线融合及产业化有望迎来加速,未来有望覆盖几乎所有涉及人类作业的下游场景。

汽车工厂作为人形机器人落地的首要场景,部分公司公司已经率先布局。一方面汽车工厂同时具备规模大和标准化程度高的特点,赋予人形机器人实训条件,如果人形机器人能稳定执行重复生产任务,就能快速从搬运、质检等简单任务开始,随后再过渡到更复杂的分拣、装配、精密操作等工作,这对于人形机器人的双手负载,灵巧作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另一方面汽车产业的自动驾驶、传感器、机器视觉等方面的技术与人形机器人具有共通性,车厂和人形机器人厂商的深度合作可以发挥二者的协同效应,因此国内外头部企业厂商的首要落地场景均为汽车工业,人形机器人如果能够与各类厂内设备打通,未来很容易实现全厂智能制造,建立全厂数据闭环。

具体到汽车生产工序来看,冲压、焊接以及涂装的自动化率都已非常高,仅有质检返修等工作需要依赖人工,总装环节虽然需要完成安装非标零部件、车辆点检、路试等工作,自动化率仅有10%左右,但如果未来在大模型加持与持续训练下,人形机器人能够完成泛化任务,就有了切入更多场景的可能性。

目前,部分头部企业已经率先实践人形机器人进工厂。

最新文章

国内首架太阳能氢能无人机成功首飞

科技

 

阅读12961

三星上周宣布与谷歌云扩大合作

科技

 

阅读12540

问界M8有望复制M9成功经验?

汽车

 

阅读10932

小鹏汽车在香港地区发布新款小鹏X9车型

汽车

 

阅读14385

各领域机器人同台竞技

智能

 

阅读17628

晋ICP备2024051176号-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