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变态的是,它会把AI改动用红删绿加的diff形式标出来——你在聊天窗口看过修改,一拍大腿:“哟,不错!”然后点一下Accept,代码就自动替换完成。写代码这活儿瞬间变成了看AI表演魔术,程序员只负责在旁边鼓掌通过。爽不爽?有开发者用了直呼:“感觉像弄了个钢铁侠的Jarvis当助手,Coding简直跟开外挂一样。”
当然,说得牛X哄哄,Cursor也不是万能神器。但跟Copilot那个偶尔憨憨接不住人话的半吊子比起来,Cursor简直聪明绝顶。就连著名播客主持人Lex Fridman在采访Cursor团队后都感慨:用Cursor写代码,有那么一瞬间让他“看到了AGI的影子”。
这评价可以说相当能打了,毕竟AGI(通用人工智能)可是传说中要上天灭掉人类职业的存在啊。
有了好口碑,Cursor很快火遍全球程序员社区。官方疯狂发放免费试用邀请码,黑客新闻上的码农们一窝蜂冲进去体验。当时就有人预言:“这帮MIT小鬼要发财了。”
果不其然,短短一年内,Cursor居然攒下了上亿美元的年订阅收入!要知道,传统软件公司熬十年都未必摸得到九位数营收,这几个毕业没两年的后生仔硬是干出来了。程序员们用爽了掏钱订阅,嘴上还调侃:“我们这是亲手把自己代码工作的未来养大啊!”
钱景如此诱人,风投闻着味儿就来了。2024年年中,硅谷顶级基金Andreessen Horowitz(a16z)和Thrive直接奉上6000万美元融资,当场给这帮应届生的公司估出了4亿美元估值。
想想看,人家毕业证书还没捂热呢,公司身价已经几十亿人民币了,刺激不刺激?而且投资名单里站着一票大佬:谷歌AI一哥Jeff Dean、OpenAI联创John Schulman、GitHub前CEO Nat Friedman……个个掏腰包支持。这个阵仗,让无数苦哈哈码农创业者看得眼红心热:“爹妈呀,这才叫别人家的孩子!”
更刺激的还在后面。仅仅四个月后,Cursor又敲定新一轮融资,这回估值直接飙到26亿美元,领投的还是Thrive老朋友,追加1亿美元。四个月估值翻了6倍,这节奏连见惯大风大浪的硅谷VC们都看傻眼:“这年头创业坐火箭也不过如此吧?”
然而,高潮仍未结束——又过了三个月,2025年年初,小道消息漫天飞:Cursor正酝酿下一轮融资,目标估值100亿美元!我听到这数字时差点一口咖啡喷出来:上一轮26亿,这一轮张口就是上三位数,美刀不当钱了是吧?可投资人就是这么疯,生怕慢了就没自己份儿。领投的依旧是Thrive,人家恨不得把钱包直接摔在Truell面前:“求求了,赶紧收下再多发点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