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构建“1+10”产业链集群模式,即以制造业为核心,结合十大类生产性服务业,形成产业链上下游的整体竞争力。这十大服务包括研究开发、底层技术创新、物流配送、市场准入与检验检测、金融活动、绿色低碳服务、数字化赋能服务、贸易批发零售售后服务、商标专利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会计治理咨询等,分布在“制造”这个核心前段和后端,形成“微笑曲线”。
“生产性服务业是新质生产力产生的温床土壤,是现代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决定了一个地区GDP的增长值,而且其本身就是新质生产力。”黄奇帆以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机器人产业举例,他提到,真正的机器人要有“人的大脑”,传统的工业生产线上从事自动化生产的“机器人”是自动化工具,如今机器人的发展还处在早期,但是机器人的时代正在到来。未来10年~20年,全世界会有几亿个甚至几十亿个机器人。如粤港澳大湾区以机器人制造为中心,将其上中下游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结于一身,形成一体化、大规模的产业链集群,湾区将会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走在前列。
页码: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