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商业航线开通,我们会公布价格。低空经济应该是让更多消费者能接受,乐意消费,而不是少数人的玩具。”贺天星表示现在还无法透露具体数字,但一定是大众可以接受的价格。
“第一阶段我们会针对观光飞行体验作为核心方向”贺天星透露,公司将率先开展低空游览、城市观光、飞行体验等商业载人飞行服务。贺天星认为,在现阶段,公共式的交通服务是最适合的。个性化需求则是第二阶段,包括购买+消费的场景也是研究方向。
何时能切入公共飞行出租车出行?贺天星指出,将秉持安全第一、风险递进的原则。等低空安全监管法规政策以及地面基础设施完善后,有望实现常态化、个性化的出行模式,“通过新产品、新技术、新场景大规模的应用示范,打造低空飞行示范城市、精品示范航线,让更多垂直起降航空器进入,票价也会达到消费者更能接受的水平。”
贺天星判断,低空经济的业态里,常态化载人交通和物流运输的占比会超过80%,20%则是围绕其他社会保障方面。
对于空中出租车的规划,贺天星认为还需2、3年时间实现。“未来当我们的起降点从1个、3个、5个增长到300个、500个的时候,我们的飞行航线就会越来越密集,到那个阶段就不仅是A点到A点、A点到B点了,而是A点到B点、C点、D点、E点、F点等等。那个时候我们才能把整个低空常态化交通的飞行航线串联起来。”
页码:上一页